【校舍翻身】樂善堂小學改裝51伙過渡屋 第二批家庭11月入伙 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11/02 13:55

最後更新: 2020/11/02 13:55

分享:

分享:

前樂善堂小學校舍,已改建成為51伙過渡性房屋。(樂善堂圖片)

九龍城樂善堂小學,去年起改建課室間隔,改變用途為51伙過渡性房屋,首批住戶已經入伙,最後一批住戶本月入入伙。樂善堂稱,51伙社會房屋,主要是2至5人家庭單位,已成立「社會房屋種子基金」,資助每戶家庭冷氣機、熱水爐、廚櫃、洗衣房等設備。

即睇過渡屋焦點設施: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 

除硬件配套外,項目會善用和翻新校舍原有的設備,建立「家庭支援服務間」和「社區共享」空間,開放部分設施及服務,讓社區內基層家庭參與。

每個單位設獨立廁所浴室,以及開放式煮食空間連廚櫃。同時,項目善用原有設施和資源,建立「樂屋」共享空間 ,包括善用校舍留下的書櫃、圖書、長椅等,在出入口大堂建立「共享圖書閣」和「休憩空間」,家庭可自行借閱和歸還圖書。

另外,項目亦設有洗衣房,並擺放可供家庭共用的工具箱、鋁梯、板車等,讓家庭在搬屋期間,或簡單家居維修時使用。同時樂善堂將翻新校舍操場及儲物室,作家庭支援服務間,提供更適切活動空間, 以及定期舉辦家庭及親子活動,如功課輔導班、創意藝術培訓、膳食、家庭輔導等。

9月底遷進的黃女士, 一家三口是單親家庭,細女讀中學,長子已投身社會工作。黃女士有長期病患,未能工作,一家依靠兒子維持生計,生活捉襟見肘 。黃女士一家遷入新居前,居於沙田不足80呎的鐵皮屋,衞生環境惡劣,女兒缺乏學習空間,只能在床上做功課,兒子亦沒有適切位置作息。黃女士現在搬到新居, 居住空間擴展至少兩倍,約有230呎,改善居住環境之外,租金壓力也減輕至少一半。

另一戶是伍太,一家三口與丈夫和兒子,9月底遷進。原居於九龍城唐八樓劏房,面積約100呎,每月租金連水電等雜費佔收入超過40%。丈夫從事旅遊業,是家庭唯一經濟之柱,壓力沉重。今年初起,疫情嚴重影響旅遊業,丈夫 失業,家庭經濟百上加斤。現時丈夫找到半職工作,搬到「樂屋」後,改善居住環境同時,亦可減輕家庭經濟負擔。

項目於去年7月獲扶貧委員會支持,關愛基金撥款1,544萬元,資助改建工程費用,讓樂善堂能以先導計劃推行項目。樂善堂期望計劃能為其他辦學團體或政府機關作為參考,考慮將閒置校舍作社會房屋用途。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bit.ly/2JdOaiS
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
責任編輯:吳卓峰